閱讀目標
培養同理心和國際觀、探討人權和生命議題
書本資料
語言:中文無注音,字數中等稍多的繪本
出版社:小樹文化
文化部「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書單 (文化部中小學生讀物選介這裡去)
內容大意
7歲的小女孩塔莉亞,一夕之間生活大轉變,被迫要和她的父母、哥哥一起離開熟悉的家園,不能跟最好的朋友再見一面,也不能跟疼愛他的爺爺說再見。

這是一趟漫長的旅程,他們先是搭乘計程車離開城市,再轉搭卡車穿越沙漠,換搭船時,哥哥卻走散了。他們也只能繼續前進,換了大船要渡過地中海,這時,塔莉亞的妹妹在船上出生了。

到達歐洲後,就是難民生活的描寫,包含住處的變換、繼續尋找哥哥的下落、申請新的身分證、認識新朋友、朋友消失、上學、挑水、幫忙分擔生活和工作等等。
心得分享
現在教育越來越重視素養,孩子們不能只執著在課本上面的知識,對於這個世界需要多一些理解和認知。
難民問題
身在台灣、能夠閱讀這些繪本的我們,生活都是溫暖、幸福的,但是世界上許多角落,像是非洲、中東、東歐地區,長期以來因為政治、天災、貧窮、種族、水資源缺乏等問題,有許多的家庭破碎,產生了許多的難民。目前正在發生的烏俄戰爭,讓無數家庭破碎,也製造了許多的難民,流離失所。
同理心
有個驚人的統計數字,台灣的人口約兩千多萬人,全球如同塔莉亞這樣的小難民,就有超過六千萬人!這本書的主角是7歲的塔莉亞,和閱讀這本書的孩子年紀差不多,孩子讀起來更能感同身受,理解他們這時理論上應該是無憂無慮的玩樂和上學,卻有人被迫失去所有、遠離家園。
難民原本也是如同你我一樣的平凡人們,有家庭、有親人、有朋友,卻因為外在因素,失去了一切,包含金錢、房子、原有的身分,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重頭開始。他們的遭遇,值得我們省思與關注。
人權與生命議題
可以讓孩子思考,當難民失去所有逃到其他國家時,別的國家能夠如何伸出援手呢?如果換成自己是難民,最需要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以往聽到難民營三個字,如果印象是髒、窮又危險,看了塔莉亞的故事,有沒有多了份親切和溫暖?雖然這些難民故事離台灣很遠,但可以透過新聞、繪本傳達到我們這裡,讓世界上可以多一個人關注這些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