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AI 服務 (如 ChatGPT、Midjourney)開始影響生活,很多問題由此產生
之前提到過 #ChatGPT,可以跟它對話,也可以問它問題,得到AI給出的答案。有許多人就試著讓ChatGPT寫程式,ChatGPT也常常很快地給出可以運作的程式碼,本來自己動手寫程式的話,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工作量,竟然可以在問了AI之後的幾秒鐘、幾分鐘內得到答案。
還有 #ai繪圖, #Midjourney 可以透過一些描述、指令,來讓AI創作出作品,本來一個畫家、設計師要做很久的作品,也是可以在給出描述和指令後的幾秒鐘、幾分鐘內就得到好幾幅非常精彩的圖片。
可以參考:和孩子聊AI – ChatGPT 和 Midjourney 是什麼呢?清明上河圖結合ChatGPT與Midjourney
最近AI相關議題這麼熱門,也看到了很多人發出的疑問,像是:
「AI都會寫程式了,那還需要程式設計師做什麼?」
「AI都會畫畫了,那還需要學畫畫嗎?」
然而對家長來說,最關心的就是:
「都可以直接讓AI來幫忙寫程式了,孩子學程式設計以後有什麼用?還有需要學嗎?」
這類問題有好多面向可以聊聊,我們想先從這兩個自己的想法和觀察說起:
■ AI是強大又好用的工具,但自身也要有實力才能揮舞得好
現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在考驗ChatGPT的例子,發現了AI對於它不懂的問題,會去進行推理和猜測,接著會給出一些看起來非常專業,但似是而非的錯誤回答。
如果是這樣,那麼請AI幫忙寫一個程式時,若是不懂程式設計,要如何知道它給的東西是正確的呢?
當使用AI來輔助時,我們需要具備一定的實力,才能在AI快速給出解答之後,判斷出哪些部分是我們想要的、錯誤的、或是需要修正的,再以此為基礎,站在AI巨人的肩膀上,更有效率的去完成目標。
在《#唐鳳談AI與數位的未來》一書中提到:
即使是專業程式設計師,在寫程式時也沒人單靠自己而能獨立完成。現在程式設計的模式是,先修改別人已寫好八成、九成的程式語言後,再完成全部。
因為現在的專案,要解決的問題通常很大,只靠一個人或是只靠AI的力量都是無法完成的,需要透過團隊合作、共創,大家彼此貢獻自己力量,一起往目標邁進。那八、九成的部分,不論是由AI、由他人、或是由夥伴創作,自己都要具備相對應的能力,才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再繼續往前推進。
當自身的能力結合好用的工具,再加上團隊合作,就會產生1+1>2的效果。
■ 學習時,要更重視心態上面軟實力的增長
練習寫程式的過程,可以培養許多 #軟實力 是面對未來挑戰所需具備的,例如學習力、創造力、受挫力、合作溝通、運算思維、面對挑戰時的抗壓性、心態的培養等等。
特別想提 #受挫力 的部份,我們在程式課堂上面,老師都會一直強調 #不怕犯錯 的心態,因為寫程式沒有不犯錯的,在實作專案的過程,出問題、失敗都很正常,我們要細心去測試、認真思考為何有問題,並耐心的去解決問題,一步一步走下去;有時候孩子認為專案失敗了、沒有做出來,但其實距離成功只差一點點。
學習冷靜地與錯誤共處、把錯誤當作學習、在失敗中成長,這些在字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踐起來會是很困難的;而且課堂上講再多的「要注意某某bug (臭蟲、程式問題)」,不如自己親身體驗。
從遭遇bug到找出bug,再到解決bug,孩子從這過程學到的,遠比只看書、只聽老師說、照著做,要來的多且深刻。
另外,孩子可以藉由工具去學習新知、去嘗試自己的創意、或是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透過創作一個又一個的作品,進行自我對話與探索。舉例來說,可以是#Scratch,用程式去學習生活中的議題與天馬行空的創作,當然也可以是一支筆,寫出一篇又一篇的故事,也可以是一支畫筆,畫出腦海中的想法與想像。
心態上面的軟實力,AI目前無法給予,卻是孩子面對生活或是未來挑戰的最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