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繪本《建築師萊特:改變世界的形狀》發現形狀的秘密

閱讀目標

培養STEAM精神、發掘有興趣的事物、持之以恆的學習與努力、熱愛環境與大自然、跨領域結合

適合對象

國小以上

書本資料

語言:中文有注音,字數不多,字體不大
出版:親子天下
文化部「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書單 (文化部中小學生讀物選介這裡去)

內容大意

從萊特的小時候說起,還是小孩子的萊特,媽媽送給他一套有著各式形狀的積木,玩的不亦樂乎,並嘗試各式各樣的玩法,疊起來堆高、堆廣、打散、鋪平、排圓、重組等等,遊戲的過程中,萊特發現了一個秘密:每個大形狀都可以用好多小形狀組成!

青少年的萊特到舅舅的農場打工,辛苦的從早到晚工作,有空休息時,他發現大自然裡充滿了各式形狀,像是蜂巢、青蛙走過的足跡、蜘蛛網等等。而且不只是動植物,還有許多自然現象也都由形狀構成,他問自己:天空也有形狀嗎?一棵樹裡到底包含了幾種形狀?

長大後的萊特成為了建築師,工作時他想起自己熱愛的大自然和各種形狀,於是開始把兩者作結合,他蓋出了許多與大自然結合的建築,世界各地的旅人參觀他的建築時,腦中都會浮現出大自然的景象,令人也愛上這世界的形狀。

老了之後,萊特坐在搖椅上,發現他(用建築)改變了世界的形狀。

心得分享

非常榮幸的曾經參觀過萊特所蓋出的建築,置身其中去感受萊特想要告訴人們和世界的訊息,也很喜歡這本書傳達的概念,因此這本書成為我們這個夏天,Scratch小創客、品閱讀夏令營(結合閱讀與程式的營隊)的選書之一,希望每個孩子聽完這個故事都能有一些收穫。

如何成為萊特?

這個世界的形狀改變了萊特,而萊特也用他的建築去改變了世界的形狀。不過如果去了解萊特背景的話,就會發現他根本沒受過正式的建築教育,那他是如何成為舉世聞名的建築師呢?

環境很重要

萊特有很關心他教育成長的家人,書中可以發現他母親用雜誌上撕下來的照片裝飾萊特的嬰兒床周遭和房間、買積木用以啟發思考,在舅舅農場時,讓萊特可以觀察大自然,相信生活中也有努力培養他關心生活與環境的習慣,讓萊特與世界建立起連結。

現在倡導的教育,就是家庭、學校要一起配合,營造出學習的環境,一起給孩子學習的動力與熱誠。

持之以恆的學習

一個大師的養成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長期的累積,找到學習的熱忱與興趣,能夠持續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在另一本好書《刻意練習》中,我們知道經過一萬個小時的努力,我們會成為專家,但是這一萬個小時的努力,不是只有時間的累積而已,還需要加上適當的難度與挑戰,辛苦克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得到成就感的同時,也會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跟STEAM的關係?

拆解

萊特很小的時候就發現:每個大形狀都可以用好多小形狀組成,這就是運算思維中強調的拆解概念,可以運用在各個領域。當遇到一個難題,我們經由經驗會發現,其實這個難題是由許多沒有那麼難的小問題組成,我們可以藉由解決小問題,來解決非常困難的大問題

觀察

具備對生活周遭事物的好奇心,能觀察出許多小細節,是培養創造力和美感的關鍵,如同萊特觀察到青蛙走過、路徑、蜘蛛網、蟻丘和蜂巢的形狀。

不一定是要如同萊特一樣去觀察形狀,如果孩子對音樂有興趣,那生活周遭能聽到哪些聲音?對顏色有興趣,大自然或是鄰居的招牌中,有看到什麼樣的配色?

透過觀察與學習去慢慢累積,也許眼前看不到立即的成長,若加上前面提到持之以恆的學習,有一個著名的數學式子可以表達:每天就算只有進步1%,一年下來就會成長為原先的37倍!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時間累積與成長進步的威力。

跨領域

跨領域知識的結合是現在的主流,可以激盪創意、迸出新的火花,萊特將大自然觀察到的形狀與建築專業知識作結合,蓋出了與眾不同的建築。我們可以運用所學習到的知識,做出什麼樣的結合與創意呢?